×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专栏 > 特邀专家 > 名家·格物

理性看待糖价下行 优化创新产业政策

2018-06-14 16:13:15 沐甜 T大

  一、国内糖价连续下行加大行业经营压力

  2017/18榨季以来,受国内外食糖供需形势的影响,国内食糖价格连续下行。截至5月底,我国国内食糖价格已连续3个月下跌,由2018年2月份的每吨5867元下跌至5月份的每吨5512元,跌幅达6.1%,目前国内食糖价格已低于国内制糖成本,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甘蔗款兑付情况延后,对糖农收入也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二、国内食糖价格后市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虽然本榨季食糖生产基本结束,国内食糖市场进入纯销糖期,且随着气温的升高食糖市场将进入暑期消费旺季,但是受国内外供需形势的影响,国内食糖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截至5月底,2017/18榨季中国累计产糖1031万吨,同比增加102万吨,增幅11%。随着主产区糖料种植面积的稳中趋增,2018/19榨季食糖产量有望实现三连增。除了国内食糖市场供给增加,国际食糖主产国食糖生产形势也普遍乐观,国际食糖库存不断攀高,截至5月23日,印度、泰国累计食糖产量分别达3150万吨、1465万吨,同比增加55.17%、45.6%,鉴于此,国际主要机构普遍上调了全球食糖供应过剩规模。此外,由于进口食糖产品保障措施已于5月21日实施满一年,按照相关要求,保障措施关税将由此前的45%调减至40%,此举将降低食糖进口成本,增加食糖进口压力和国内市场供应。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外食糖价差客观存在而引致的食糖走私风险也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打击了各市场主体的信心,进一步增大了食糖价格下行的压力。

  三、理性看待糖价下行

  食糖作为一种商品,在供求关系、替代品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价格上下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据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我国食糖市场发展呈现出“好三年坏三年”的特点,往往5-6年为一个周期,自2010/11榨季我国糖价出现“糖高宗”,达到历史高点后,经历了连续三个榨季的下滑行情,于2014/15榨季“触底反弹”,并于2016/17榨季在此到达一个高点,随后进入下行周期至今。由此可看出,当前食糖价格低迷,与此前糖价高企时,糖料面积和食糖产量增加是有密切联系的,对此我们不应感到太过意外。

  四、优化创新产业政策

  一是要出台“管长远”的政策。要强化对国内外食糖市场形势的监测分析,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研判,并制定政策工具箱,做好各种情况的应对工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和归纳各方意见,及时调整政策,保证政策“落地”;要适时开展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不断修订和完善政策。

  二是要优化现有的管理体制。首先应加大对走私的打击力度,面对走私渠道转移、走私方式变化等新的走私形势,及时调整打击手段和打击方向,同时鉴于部分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用糖企业、违法加工企业打击力度不够,要适时启动问责机制。其次应理顺糖农和糖厂的利益连接机制,进一步规范蔗区管理,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