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序
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60%左右,是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主战场、主阵地,编制好、落实好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糖业发展战略部署,端稳国家“糖罐子”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家糖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1年12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为帮助广西糖区各级政府贯彻好、落实好规划,为帮助参与和关心支持糖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理解好、实施好规划,本文从创新维度,对规划“思路、目标、内容、重点”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解读提纲
一、规划思路守正创新
(一)从做大做优转向做强
(二)构建糖业发展新生态
(三)突出“全融合”新发展观
二、规划目标务实求真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确定后,必须为未来5 年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必须做到既催人奋进,又切实可行;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首次提出建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蔗糖产区目标
(二)首创性提出“区间规划”目标
(三)设立了完备的规划目标体系
规划提出了包括“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提质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四大类、17项具体目标在内的指标体系,为突出我区糖业发展重点,又兼顾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目标。
——综合生产能力突出“稳字当头”。
——产业提质升级突出“快字争先”。
——生态环境模式突出“优字为本”。
——全产业链效益突出“增字为要”。
三、规划内容与时俱进
(一)力求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新格局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提出重点打造“二四三”产业新发展格局。
——首次明确两个增长核心区。
——首次调减糖业重点发展区域。
——首次提出打造三个原糖加工基地。
(二)力求占领糖业数字经济新高地
(三)力求适应生态糖业新要求
——强化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减少化肥农药农膜对生态环境影响。
——推行清洁生产。
——强化产业闭合循环。
——强化风险点监控及风险应对。
四、规划重点强基务本
要实现糖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糖料蔗种植规模,是广西糖业强基之本;面对产能过剩,原料争夺成为糖业竞争主战场的严峻形势,强化订单农业管理,稳定糖料蔗购销秩序,是广西糖业为政之要。
(一)稳定糖料蔗生产基础
——持续推进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
——强化良种良法推广普及。
——提高蔗农收益。
(二)稳定糖料蔗购销秩序
——积极稳妥推进糖料蔗购销市场化改革。
——支持制糖企业和糖料蔗种植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具体内容详见后续解读报告)
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1年12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战略部署,促进糖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现对规划编制创新情况解读如下:
三、规划内容与时俱进
(一)力求形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新格局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规划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提出重点打造“二四三”产业新发展格局。
——首次明确两个增长核心区。一是数字新经济增长核心区。立足数字糖区建设,打造区域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糖业数字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广西及全国食糖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动力区。重点引导广西“糖业云”和广西泛糖产品交易平台在南宁、崇左、来宾等糖区打造糖业数字经济先行区,推动糖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加工业集聚增长核心区。从项目用地、资金安排、环评审批、创新示范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糖产业园、来宾市糖业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形成崇左市涉糖食品饮料和来宾市蔗渣浆纸高值化利用两大核心增长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促使其成为广西糖业深度开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糖业文化交流推广核心地区。
——首次调减糖业重点发展区域。顺应甘蔗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将糖业重点发展设区市由6个调整为4个,着力将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产糖市打造成为三产融合发展、商贸物流顺畅、管理运行高效的四大糖业优势核心区。
——首次提出打造三个原糖加工基地。为解决广西糖业发展耕地糖单条腿走路的格局,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制糖企业在巩固发展白砂糖的同时,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格局转变和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逐步向精炼糖方向拓展。支持“中国糖都”崇左市发挥本地糖料蔗和重点企业配额糖资源优势,在糖产业园建设资源型原糖加工基地;引导防城港市和北海市发挥沿海港口优势,支持原料不足的糖厂转向发展原糖加工业,建设外向型原糖加工基地。
(二)力求占领糖业数字经济新高地
为加快糖业数字化转型,规划提出建设“糖业云”,力求实现糖业数字化和糖业数字产业化的完美结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全力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糖业深度融合,支持糖业率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管理、经营水平,促进糖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围绕糖料蔗订单生产和销售、食糖加工、商贸服务及金融等重点环节,加快完成糖业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涉糖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制糖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泛糖产品交易大数据服务平台、糖业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糖业政务监管大数据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建设。推动“农、工、贸、金融、监管” 等环节的数据信息上传,助力“糖企上云”、“糖业上云”。依托“糖业云”大数据及糖业应用软件(APP),完成糖料蔗订单合同电子化,助力远程诊断、灾害预警,精准服务蔗农。串联整个产业数据,打通产业各环节数据孤岛,建立糖业信用体系,解决产业主体在金融信贷过程中信用信息缺失问题。运用大数据管理手段,提升糖料蔗砍运秩序管理效率、生产决策分析效率,挖掘糖业数据价值,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高效协同。完善糖业监管制度,提高政府对糖业的预测、监管和调控能力。
(三)力求适应生态糖业新要求
为建设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的生态糖业,规划为生态环境保护编制了专章,从源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糖料蔗生产环节防控水土污染,生产无农残、药残超标的“放心蔗”;在制糖和循环利用环节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生产安全健康的“放心糖”;在环境敏感环节强化风险监控与应对,建设环境安全友好的糖区生态。
强化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推动高标准蔗田建设,充分论证土地整治方案,避免因设计施工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减少水土流失。强化水资源平衡分析,合理确定灌溉用水,集约节约用水。鼓励对蔗叶回收及还田作业予以补贴,加大对蔗叶回收机械研发推广的扶持力度,支持蔗叶收储体系建设。
减少化肥农药农膜对生态环境影响。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降低化肥使用量。推广使用微生物菌剂及生物有机肥,在具备节水灌溉条件的地区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强化病虫害预测预警、统防统治、精准施药,减少农药、除草剂的使用。推广生物农药,鼓励利用赤眼蜂对甘蔗螟虫进行生物防治。全面推广可降解农膜,回收不可降解残留农膜和农药包装袋(瓶)。
推行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降低制糖生产过程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在原料预处理、压榨(渗出)提汁、澄清过滤、加热蒸发、煮炼助晶、分蜜包装以及锅炉发电等生产全过程推广使用一批绿色制造新技术、新装备。提高蔗渣打包率,推广蔗渣清洁燃烧技术,逐步淘汰度电耗汽10千克以上的小型汽轮发电机组、吨汽耗标煤200千克以上的锅炉、不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低效变压器等高耗能设备。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的次高压锅炉和发电机组,探索建立热电联产园区,推广板式换热器、煮糖结晶罐、丙糖连煮设备等节能技术装备,降低能耗。推行榨机交流变频调速、双辊喂料器等技术设备,提高压榨抽出率,降低蔗渣水分。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强化产业闭合循环。以糖蜜、蔗渣、蔗叶和滤泥四大副产品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形成零排放的闭合循环经济产业链,解决传统制糖业的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问题。推进种养结合,在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糖料蔗优势产区,合理布局一批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场、饲料加工和有机肥生产企业。继续保持工艺技术、装备的先进水平,巩固广西糖业循环经济与综合利用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强化风险点监控及风险应对。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项目建设监督,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废水、废渣等问题,防止污染环境。强化企业生产运营环境监管,严格执行有关废弃物排放的规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损害。
未完待续……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